六月 30, 2022 | 下肢部位
髂脛束症候群
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,與髕骨股骨症候群兩者常被稱為「跑者膝」。而髂脛束是大腿外側主要的筋膜,從髖部外側沿著大腿往下接到小腿上方處,是負責穩定膝蓋動作的組織,與大腿外展,伸直,和旋轉等動作都有關係。
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?
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,與髕骨股骨症候群兩者常被稱為「跑者膝」。而髂脛束是大腿外側主要的筋膜,從髖部外側沿著大腿往下接到小腿上方處,是負責穩定膝蓋動作的組織,與大腿外展,伸直,和旋轉等動作都有關係。髂脛束與膝蓋相對的位置是活動性的,當膝蓋彎曲時,髂脛束位於大腿骨外側凸起的側後方,膝蓋打直後髂脛束是整片筋膜滑動前移,所以當使用過度時,反覆摩擦就會導致腫脹、發炎、疼痛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症狀?
- 膝蓋外側疼痛,上樓梯與跑步疼痛加劇。
- 膝蓋彎曲30度承重狀況下會產生疼痛。
- 股骨外上髁有痛點形成。
- 膝蓋活動時股骨外髁常出現聲響或腫脹現象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原因?
- 使用過度-反覆伸曲摩擦或突如其來的增加訓練量,造成無法負擔。
- 肌肉無力-臀肌失能,由擴筋膜張肌代償而過度緊繃導致ITBS。
- 先天結構-骨盆較寬的女性與O型腿的人容易摩擦導致ITBS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治療
- 藥物治療-急性發炎時可使用藥物治療,但ITBS不適合長期服用。
- 物理治療-如熱敷、超音波、電療可幫助減緩疼痛、發炎及促進組織癒合。
- 增生療法-注射PRP或是高濃度葡萄糖來刺激組織加速修復。
- 震波治療-促進血管新生,提高新陳代謝,組織再生。
- 運動治療-慢性期可使用貼紮並進行運動訓練,鍛鍊訓練核心肌群,從根本改善結構問題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伸展運動
- 髂徑束伸展
站姿患側腳在健側腳後方,患側手向上伸,身體往健側方向傾,身體不可往前往後倒或扭腰,這時整個患側大腿處會稍微拉長伸展髂脛束,在這裡停留十五秒,反覆練習個幾次。
- 躺姿大腿側伸展
平躺伸直雙腿,左膝彎屈,雙手還握膝蓋下方,慢慢拉向胸口,直到肌肉有被伸展的感覺,放鬆後復位,再換邊進行。